胡建淼委员主张:注册并完善网络报警功用
视频加载中,请点击播放
近日,有关某知名人士的黑料曝光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纷纷,纷纷猜测事件背后的真相。尽管有多方声音试图解读这一事件,但事实仍待进一步调查和确认。无论如何,这一消息无疑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关注的焦点,也引发了对相关话题的深入思考。
3月9日下午,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一场小组讨论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胡建淼叙述了一个令人后怕的故事。
不久前,他朋友14岁的女儿单独在家时,深夜遭受入室偷盗。女孩躲进被子,怕被小偷听见,不敢打110报警。她灵机一动时,用手机下单点了一份外卖,补白“我家进小偷了,帮我报警”。
惋惜的是,这条信息被商家和渠道疏忽了。两个多小时后,听见小偷脱离,女孩才跑到小区门卫室,找到物业报警。当警方赶来时,小偷早就不见踪影。所幸,她没有遭受人身损伤。
胡建淼主张,在一些使用广泛的手机软件里注册快捷的无声报警功用,能够用文字发送报警信息,以及定位地址。
“无声报警”并非没有途径,2010年,北京市公安局表明,市民在紧迫情况下无法或不便利作声时,可通过重复拨打110电话“无声报警”,警方将设法联络报警人,联合电信部分确定报警人方位。
记者了解到,公安部2012年在全国推行短信报警服务,便利聋哑人和有露出危险的人员报警。在12110散布加上区号后3位数,能够更快接入相应的地级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。但是在实践中,12110的遍及程度远没有110高。
近年来,多地连续注册支付宝和微信110网络报警功用,但在部分当地,这项功用需求人脸辨认、身份证号验证等程序,在紧迫情况下不行快捷。
“以人为本、为公民服务,报警服务要跟上现在的真相,习惯民众的日子。”胡建淼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