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含之和洪君彦究竟为何离婚?两人各不相谋,我更怜惜洪君彦
近日,网络上流传了一些关于明星的“黑料”,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这些消息涉及其私人生活及职业生涯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,虽然真假难辨,但无疑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了解他们背后的机会。无论这些爆料是真是假,都让人们对娱乐圈的光鲜面具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好奇。
章含之谈起自己和前夫洪君彦离婚的缘由时,自己在她的回想录《风雨情》中的说法是:两人爱情决裂甚至离婚是洪君彦有了外遇导致的。
章含之的说法很有名。她说毛主席批判她没出息,对她说:“我的章教师啊,我说你没出息是你好体面,自己不解放自己!你的男人现已同他人好了,你为什么不离婚?你为什么怕他人知道?那婚姻现已吹掉了,你为什么不解放自己?”
由于有毛主席的介入,他们离婚就愈加引人瞩目了——按章含之的说法,毛主席是站在她这一边的。
可是,洪君彦对此的说法却截然不同,他曾在《明报》上发表文章《洪君彦:不堪回首——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》,文中指出:洪君彦在60年代遭受低谷后,章含之不只没有关怀和协助,还和外国语学院的英文系的一个姓张的教师好了。
最令洪君彦难忘的一幕是,一次洪君彦被剃了阴阳头,难堪地回到家中,章含之没有安慰他,而是“用鄙夷的口气”说道:“你看你这个死姿态,你还有脸回来啊!现在人不像人,鬼不像鬼,我要是你,跳到北海死了算了。”
章士钊困难章含之的话究竟是不是这样说的咱们还要存疑,究竟洪君彦其时没有录音机,怎样能确保十几年后自己的回想一字不差?但我想,他的回想大致是不会错的,为什么呢?从章含之和她养父的联系就能看出。
据章含之回想,他们一家是1949年11月下旬从上海来到北京的,章士钊在民国大名鼎鼎,和毛主席联系非同一般,是中心的座上宾。但是,章含之却说:“我家迁至北京后的头七八年,是我和父亲思维最敌对的时期。”
事实上可不止是七八年,章含之1961年向父亲宣告,要搬到校园宿舍去住,以表明自己脱离旧家庭,走了革新的路途。
为什么要脱离家庭呢?很好了解,由于那个时分章士钊便是旧资产阶级的代表。她说自己中学的时分,教师讲鲁迅先生的《记念刘和珍君》,她坐在下面“真是坐立不安”,同学们向她投以异常的眼光,教师找她个别谈话,要她和父亲划清界限。
章含之在回想录中说:“15岁的我惭愧惊慌,觉得有这样的父亲是我终身羞耻,使我永久抬不起来头来。”所以她跑回家去愤恨地责问父亲。
1961年,从章士钊家搬出去的时分,章含之26岁。这个年岁放在今日看并不算大,便是一个“无知的年轻人”,但在其时,章含之和洪君彦的女儿这一年刚好出世,而她和洪君彦成婚是在1957年。
就在从章士钊家搬出去不久后,章含之说,其时有人要她告发她的大哥章可的“反抗言行”。“要我揭露大哥时,我以为真诚的革新就应‘大义灭亲’……所以我把大哥平常与我谈到的对希特勒、纳粹党的那些描绘”都给揭露了。
章含之的行为害的她大哥不轻,不久后,“大哥被阻隔检查了一些日子,要他交出纳粹党证。大哥当然交不出来、最终大哥被放回家,却丢了院长的职务。”
不难看出,26岁的章含之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女青年,她过火果断,十分不成熟,轻视亲情,崇拜革新。
1962年12月,章士钊带着女儿章含之参加了毛主席70岁生日的家宴,并受邀成为毛主席的英语教师。此刻的章含之分明是仰仗父亲的联系才获得了这一身份,但她对父亲的观点并未改动。据她自己回想,毛主席问过她和父亲联系怎样样。“我一挥而就地说:他是代表旧的剥削阶级的爱国民主人士。我是#员,对他既是父亲,更是统战目标。”
毛主席批判了章含之,说“#并不要你盲目地六亲不认啊!”他介绍了章士钊早年间的反清阅历,介绍了闻名的“苏报案”,章含之这才若有所悟。
洪君彦在回想录中也提过这个这段往事,称章含之和父亲联系闹到最僵的时分,曾给彭真同志写信,要隔绝两人的父女联系。彭真其时派了秘书来劝章含之,说:“他们一直把你当亲生女儿对待,从来没有虐待过你。不要过火,不要一时激动做出不符合方针的事。”
这样,章含之才没有再提这件事。洪君彦说:“其时她组织观念很强,很听党的话。”
咱们不难想象,4年之后,即1966年,31岁的章含之看到自己的胸怀洪君彦被界说为“黑帮”之后,她会怎样在胸怀和“革新”中进行挑选。
经过上面的剖析,咱们能够大致判别,章含之和洪君彦的联系决裂,章含之大概率是主导者和推动者。
至于有没有婚外情,这个问题并不重要,由于66年后,两人的婚姻现已名存实亡,离不离婚仅仅一纸证书的工作。
关于自己“婚内越轨”,洪君彦也是认的。他坦白地说,1968年下放到牛棚后,他心里悲苦,巴望有人怜惜他,这时分,他和西语系的一个同病相怜的女教师产生了爱情,“以致未能抑制爱情激动,不上了婚外情的歧途”。(洪君彦和章含之正式离婚现已到了1972年。)
但正如咱们前面所说的,洪君彦的婚外情并不是一般的婚外情,而是本来婚姻现已名存实亡的情况下产生的,对此不应该过于严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