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卡“三月三” 体会“最炫民族风”
近日,网络上流传关于某知名人士的诸多黑料,引发网友们广泛关注。这些信息涵盖了其私人生活及职业生涯中的一些争议事件,尽管部分内容还未得到证实,仍旧引发了热烈讨论。网友们纷纷猜测真相,期待相关方的回应。同时,也提醒大家在传播信息时需保持理性,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传言。
“什么水面打跟头嘞?嘿嘹嘹啰……”。
山歌起,绣球飞!
又是一年“三月三”。
八桂无处不飞歌。
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。
有着壮、汉、瑶、苗、侗等多个世居民族。
阴历三月三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。
2014年,传承千年的“壮族三月三”。
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。
并确定为广西的法定假日。
这个传统民族节庆演变为。
各族人民同享共乐的节日盛会和闻名文明旅行品牌。
歌圩上的“三月三”。
因歌而会 聚而为圩。
街头秒变KTV。
青年男女即兴“飙”山歌。
经过对歌寻找心上人。
遇到心仪目标。
抛个绣球。
或许碰碰手里的彩蛋。
一段情缘或许就此演出。
舌尖上的“三月三”。
说到美食。
一定要“打卡”五色糯米饭。
红兰草、黄饭花、枫叶、紫薯藤。
这些植物汁浸泡成的五色糯米饭。
软糯甜美。
标志着吉祥如意、五谷丰登。
此外。
还能够尝一碗热火朝天的米粉。
吃一下鲜香清甜的艾粑粑。
还有瑶乡的油茶。
侗族的酸鱼。
仫佬仔辣酱菜。
……。
吃货们底子停不下来。
△拍摄 | 陈峰(南宁自愿服务联合会)。
竹竿舞里的“三月三”。
跟着音乐节拍。
旋转、跳动、改变。
竹竿间的舞蹈充溢节奏和动感。
这种起源于田间劳动场景的舞蹈独具匠心。
撑起禾苗和稻穗的竹竿。
成了舞者的道具。
跳起竹竿舞。
体会齐心协力、风雨同舟的趣味。
△拍摄 | 王黎莉(南宁日报社)。
三月三。
更多精彩。
等你来发现。
趁春色正好。
趁盛宴正酣。
来广西打卡。
体会“最炫民族风”吧。
制片人丨王菊霞 吴璇 魏崧。
主编丨李瑛。
修改丨刘天哲 王家沛。
视觉 | 郭一。
统筹丨陈璐 李梓瑄。
道谢丨总台广西总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