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封神2》更换操盘手幕后:十年“宿敌”决战最卷春节档
近日,某知名人士的私生活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。据传其背后有不少不为人知的故事,涉及多个方面的黑料和内幕消息。虽然这些信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,但已引发网友们的热议与讨论。究竟真相如何,待后续进一步的爆料来揭晓。
新年档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况且2024年暑期档缩水,国庆档失利,圣诞档名存实亡……所以,2025开年榜首炮,被寄托了比从前更深切的期望。
于片方而言,当然必争。
但对以线上售票为根底事务的猫眼文娱和阿里影业(淘票票)来说,尤需全力拼杀。
当下影市,发行和出品方如走马灯般你方唱罢我上台,但假如你略微留神就会发现,猫眼、淘票票这两家公司,简直出没于一切档期,LOGO替换出现在每一部院线电影的片头(担任出品方或宣发方)。作为国内“唯二”头部影票售卖渠道,独占着“票务进口”,这使得许多片方都需求“凑趣”它们——找一家票务渠道协作,大约是电影业界的遍及一致。
某种程度上,就像合家欢动画《熊出没》是新年档的“钉子户”,不论对手怎么风云变幻,“熊”自纹丝不动,旱涝保收。但不像“熊”在低幼动漫界的鹤立鸡群,猫眼和淘票票的比赛,则是针尖对麦芒,谁都不服谁。
蛇年新年档,《封神三部曲》第二部有一个严重改变——更换了操盘手,淘票票成了榜新推出行方(母公司阿里影业是第四出品方)。了解院线电影的都清楚,发行方简直包办一切宣发环节,对票房担任,有着优越话语权。
要知道,《封神》榜首部上映时,猫眼是榜新推出行方,主导整个宣发,不论这部电影有怎样的争议,营销上确实可圈可点,终究低开高走,打了一场美丽的宣发战。而在这个新年档,猫眼则扛起了另一个票房冠军选手《唐探1900》的宣发“大旗”(第二发行方、第三出品方)。
不可避免地,在声称“最卷新年档”的蛇年,淘票票必然要和猫眼决一死战。这也预示着两家事务同质化的“宿敌”,比赛10年后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-双雄-
2013年,猫眼APP刚推出时(脱胎自美团2012年上线的电影票售卖事务),仍是一款单纯的东西型使用罢了。
最早进入内容事务(电影出品发行),始于2014年猫眼参加宁浩导演的《心花路放》。当年,猫眼不再只做简略票补,而是联合出品,并深度介入到宣发环节。终究,《心花路放》累计斩获11亿票房,助力登顶当年国产片票房冠军。
合理猫眼全方位操盘《心花路放》的宣发时,2014年末,淘票票前身淘宝电影悄然诞生(现在刚好十年),其时在支付宝系统内孵化而成,团队担任人正是现在阿里大文娱CEO樊路远。也就在这段时间,有鉴于互联网纷繁抢占影视职业进口,使得博纳影业董事长有感而发,慨叹传统影视公司都要“给BAT打工”。
那一年,由于《心花路放》的大获成功,职业热心评论议题是“电商渠道为电影宣发注入#”。事实上,相关于电商渠道,电影范畴的营收只能算是毛毛雨,美团创始人王兴大约也看不上眼。
两年后的2016年4月,美团分拆出猫眼电影事务,成为一家彻底独立运营的公司,引进光线影业进行战略重组,王长田替代王兴成为猫眼新的实控人,全面布局IP-出品-宣发-票务等电影全工业链——猫眼关于美团而言不痛不痒,但倒与光线事务有强强互补的成效。
彼时,在线票务渠道四分天下——先发的猫眼、后来的淘票票,以及腾讯出资的微影年代(旗下“娱票儿”是最早嵌入微信的售票使用),还有百度收买的糯米网(前身是人人网孵化的团购网站)。如于冬所言,BAT牢牢掌控了电影票售卖进口。
但很快,在线票务渠道迎来大洗牌时间。
2015年11月,淘宝电影注入阿里影业,2016年1月,樊路远调任阿里大文娱,5月,正式更名为淘票票,成为阿里在电影范畴的基建“进口”。2017年9月,微影年代宣告与猫眼兼并,构成现在的猫眼文娱,王长田担任董事长,腾讯系身世的郑志昊出任CEO。
其时的BAT里,还有百度的方位,但怎么办糯米网不争气,早早退出了“比赛”,在2022年彻底关停——不像百度出资的爱奇艺能在长视频范畴独霸一方。就在糯米关停时,顶替百度成为BAT中“B”的字节跳动,收买了一家在线票务网站“影托邦”,但现在还没显山露水,暂时不提。
至此,在线票务渠道格式渐成——由腾讯系的猫眼和阿里系的淘票票“双雄”缠斗至今,或可说是十年的“宿敌”。
七八年前,阿里大文娱首任掌门人俞永福,将旗下影业公司(包含淘票票)视为影视工业的“根底设施”,意思是为职业赋能。但是,在实际面前,才发现仅仅赋能是不行的,亲身下场,才或许吃到肉。
因此,猫淘双双从单一的售票事务,大力拓宽到上游的出品、发行,以及下流的宣扬营销事务——这形同球员兼裁判。两位“裁判”,也就在各自的主场,对自家球员给予了超然位置,并全面限制对手。
-战役-
全面性的战役,更多发生在猫淘各自押注的电影身上。
以现在发布的影片信息来看,2025年新年档六大电影中,猫眼押注《唐探1900》(第三出品+第二发行方,位置仅次于万达电影和陈思诚的壹同制造);淘票票则主导《封神2》(第四出品方+榜新推出行方),并以联合出品方身份,参投了《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》。
有两部没有猫淘的参加,分别是《蛟龙举动》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包含之前的《魔童降世》也没有)。不过《哪吒》是光线主导,作为猫眼的控股股东,天然在推行资源上竭尽全力;剩余《蛟龙举动》,则是主控方博纳影业一向“独狼”风格,凭仗《红海举动》的号召力,不绑定猫淘,也有必定胜算。
因此,猫眼和淘票票在本年新年档里既有协作,也有比赛,淘票票尽管参加了两部电影的出资,但在《射雕》里仅仅联合出品方,比例相对较小,所以猫淘两边的比拼焦点,就会集在《唐探1900》和《封神2》这两部电影上,且看猫淘谁能更胜一筹?
《封神榜首部:朝歌风云》于2023年暑期档上映,本来第二部《烽火西岐》打算在2024年暑期档上,但由于后期特效等技能原因,推延到了2025年新年档。榜首部不论是票房仍是口碑,都可说是低开高走,终究以档期内近25亿的票房排在《背注一掷》《消失的她》之后。猫眼是《朝歌风云》首要出品方及榜新推出行方,尽管阿里影业也参加了发行,但主控仍是前者(甚至于阿里影业官博都没发布过《封神1》的相关信息)。
而到了本年新年档的《封神第二部:烽火西岐》,状况发生了“大反转”,阿里影业成为了第四出品方,淘票票主控发行,而猫眼则没了踪迹。
为什么猫眼从《封神2》消失了?理论上,榜首部主控的不错,同一套宣发班底能够连续打法,事半功倍。据「文娱春秋」得到的音讯,《封神》三部曲是拆开融资的,早在榜首部上映前,第二部已确认好中心出资方,因此,算是北京文明“端水”——榜首部给猫眼,第二部给淘票票,谁也不开罪。而早在《战狼2》时,北京文明与阿里影业便是发行协作伙伴。
现在猫眼的新年档电影想看榜上,《封神2》仅以65万排在第四,淘票票上的“待遇”则彻底不同,是以超越132万的想看人数排在榜首,并且在顶部设有专属频道。阿里影业作为第五出品方的《射雕》在淘票票上想看数以110多万紧随《封神2》之后,遥遥抢先其它四部电影。
相反,猫眼想看人数抢先的是其参加出品发行的 《唐探1900》,到达100多万(也在顶部有专属TAG),在淘票票上只要32万想看数。相差悬殊的原因,不难想象——两家渠道关于各自押注的电影,都毫不掩饰地大加歪斜,而对方发行的片子,则不予引荐。亲疏远近,一望而知。
从现在媒体超前猜测来看,不论是猫眼,仍是灯塔专业版上,《唐探1900》的票房猜测都要比《封神2》好一些,只不过新年档电影的变数极大,甭说票房排名,就连撤不撤档,都不能彻底确认,只能拭目而待。
-竞合-
在《唐探》系列电影中,能够看到猫淘的竞合联系。
9年前,榜首部“唐探”电影并没有参加新年档的比赛,而是挑选在年末终究一天的2015年12月31日跨年档上映,此片由于一起的布景设置,和不失谨慎的推理情节,大大超出观影预期,终究取得8亿多的票房。万达影业是该片的主控方,猫眼是联合出品方之一,没有阿里影业或淘票票参加。
随后的《唐探2》,跻身2018年新年档,票房近19亿元,排名榜首。不过这一回,猫眼却没有参加,淘票票反却是联合发行方。2021年的《唐探3》,则变成了由猫淘一起参加出品,淘票票仍是联合发行方之一,算是握手言和了。
前语说到的新年档“钉子户”《熊出没》,也有相同的状况。
早在2016年《熊出没》第三部《熊心归来》,猫眼独立参加了出品和发行。猫眼对动画电影的敏锐触觉,应该跟光线有关,究竟后者从2013年就开端布局动画范畴,出资近20家国内优质的动漫团队。
直到2024年,淘票票和猫眼一起参加到“熊出没”系列的第10部《反转时空》,累计票房近20亿。本年“熊出没”第11部《重启未来》,猫淘这两位“宿敌”,也持续携手协作(猫眼是第四出品方,淘票票是第五发行方)。
除此之外,猫眼和淘票票也一起出现在许多电影上。
比方,2021年新年档票房第二的《你好,李焕英》,猫眼和阿里影业都参加出品,猫眼仍是保底主控发行方之一,而第三名《刺杀小说家》出品方里也都有阿里影业以及猫眼的身影;2024年,他们还一起参加出品新年档冠军《热辣滚烫》,淘票票则是《热辣》的发行方之一;而《奔驰人生2》中淘票票是第二出品方,猫眼是第三,两家公司还一起担任发行。
也便是说,2024年新年档票房前三甲电影的出品和发行公司名单,猫淘都一起在列。但2025年,看起来就不再那么“哥俩好”,而是各有偏重,比赛多于协作,不到终究难有结论!
-营收比照-
长期以来,都有一个议题回旋扭转在猫淘头上——这两家事务形式极为附近的公司,谁才是职业老迈(包含电影发行才干以及在线售票渠道市场比例)?
2017年末,淘票票曾单方面宣告是职业榜首,过了三四年,猫眼又声称“稳居榜首”。大约,和长视频范畴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相同,互有胜负,谁也捏不死谁。
不过,这两家都是港股上市公司,能够从其财报中,看出端倪。由于财报发布不同步,「文娱春秋」仅以2023年全年营收作为比照数据,一窥两家公司的基本面。
猫眼2023年报是从2023年1月1日-12月31日这一区间核算,收入为47.57亿港元,净利润为9.08亿;而阿里影业2023/24年报计算区间为2023年4月1日-2024年3月31日,营收50.36亿元,净利润2.85亿。从数据上看,阿里影业营收较高,但净利润却只挨近猫眼的三分之一。
详细拆分,内容板块(即电影出品发行收入),猫眼2023年营收23.04亿,参加发行或出品的影片共54部,其间票房前10的电影,猫眼主控4部,5部是首要出品方,财报内要点说到了《满江红》《封神1》等。阿里影业2023/24年度参投影片虽超60部,但收入没有猫眼高,为20.72亿,其间,作为《热辣滚烫》首要出品及榜新推出行方是亮点。
内容制造这部分,要看天时地利,投入多,产出就高,即便如此也或许赔本赚吆喝,危险极大。对猫淘来说,“在线票务”收入才是两家渠道的底子地点。此项营收,猫眼2023年全年为22.59亿;阿里影业同期仅为9.2亿,别的却是多了IP周边衍生品的10多亿收入。
从营收来看,猫眼技高一筹,特别是在线影票这个基底事务,市场占有率至少在2023年比淘票票高出一大截。
但在本钱市场上,猫眼却不如阿里影业,后者挨近150亿港元市值,前者缺少90亿元。大约,是由于阿里影业依托阿里大文娱(首要是优酷)或许电商系统,营收相较猫眼更为多元化,比方也会制造剧集(《奔驰人生酷爱篇》阿里影业即为出品方)以及开发影视衍生品。因此,在矩阵效应下,出资者更看好阿里影业未来开展。
-隐忧-
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大幅下滑,内容制造公司和放映端的影院,日子都不好过,好像只要像猫眼和阿里影业这样把握上中下流、全盘通吃的互联网公司才干躲避掉危险。
但如此以来,就构成了球员兼裁判的现象,而业界小公司,不得不依附于猫淘,不然,就更难取得票房。事实上,作为互联网公司,猫淘判别电影的参阅规范,仍是“数据”——这就像长视频渠道相同。
这种根据大数据的方法,尽管能进步功率,但对电影制造仍是有必定坏处。由于,中心问题在于——构思很难被数据化,越前锋,越能代表下一波潮流的内容,一开端往往看上去都很小众,大约不会被广泛承受,怎么真诚的慧眼识珠,而不仅仅机械重复以往的“成功”形式,将是对猫淘艺术眼光的检测。
别的,被诟病的评分系统,是猫淘一起的问题。不论怎么样,电影和一般的产品仍是有所不同,尽管猫淘都声称是真诚买票的用户做出的点评,但在详细的评分上仍是以9分以上这样的超高分为主,缺少合理的参阅价值。所以,尽管近年来豆瓣的评分也是越来越水,越来越高,但比较猫淘来说仍是要严厉和规范一些。
而电影工业链结尾的售后点评,和前端的项目挑选其实是相通的,假如参阅的都不是电影内容自身,而更多仅仅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的话,那猫淘掌控全工业链的才干越大,关于电影自身的影响力,反而越不会是那么正面。
未来,就看抖音支撑的“影托邦”能否成为有力比赛者了,打破票务渠道“双寡头”格式,进入“三国演义”年代。
撰稿 | 李翼、JackA
策划 | 文娱春秋编辑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