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村庄行·看复兴)广西三江侗乡:一片绿叶托起富民“金饭碗”
近日,社交媒体上关于某知名人士的黑料引发热议,众多网友纷纷围观。这些信息的来源虽然不明,但却涉及多起未公开的事件,引人关注。虽然各方对此众说纷纭,但真相究竟如何仍有待进一步发掘。不少人表示,面对纷繁复杂的消息,我们应保持理性、客观的态度,以免被虚假信息误导。
中新网广西三江3月24日电 题:广西三江侗乡:一片绿叶托起富民“金饭碗”。
作者 龚普康。
春分时节,春意盎然。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寨大村,雨后春笋的茶树嫩芽焕发、层层叠叠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,动人肺腑。
茶园中,侗乡茶娘腰挎竹篓,络绎于茶垄间,她们身姿轻盈、手指翻飞,繁忙身影与碧绿茶树相映成趣,宛如五线谱上的跃动音符,愉快演奏春日丰盈乐章。
3月21日,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寨大村,乡民在茶园里采摘春茶。龚普康 摄。
寨大村乡民兰丽连说:“乡民的采茶劲头可足啦,我一天采得21斤茶青,卖了400多元(人民币,下同)。”。
三江地处桂、湘、黔三省(区)交界处,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的环境造就了三江早春茶“早、特、鲜、香”的共同质量。本年雨水节气刚过,三江早春茶便抢“鲜”上市,遭到商场热捧。
3月22日,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八协村,茶农在出售茶青。龚普康 摄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三江生态工业园内灯火通明。茶企车间里,机器轰鸣,新鲜茶叶在杀青、揉捻、枯燥等一道道工序中不断蜕变,空气中茶香四溢。
“咱们公司本年入驻生态工业园,于3月15日正式投产运营。近来气候回暖,茶厂每晚加工鲜叶超1万斤。”当地一企业负责人杨薰薰介绍,企业使用自动化茶叶加工设备,首要加工绿茶、红茶、白茶等产品,将以产能大提高带动茶农稳增收。
近来,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茶城,民众在出售干茶。龚普康 摄。
“三江茶城每天6时敞开运营,干茶日买卖量约50吨。”三江茶城工作人员吴灿军介绍,春分节气往后,气温上升,三江茶城迎来买卖高峰期,浙江、安徽、福建等各地茶商早早赶来品鉴、选购干茶。
近年来,三江依托茶叶栽培的优势,经过文明赋魂、科技赋力、工业赋能,量体裁衣推进茶工业延链补链强链,奋力将“小叶子”打造成“大工业”,推进茶工业走上规划高效、生态多元、健康继续的开展之路。
2024年,三江茶业归纳年产值达87亿元,全县21.5万亩茶园成为侗乡民众继续安稳增收的“金饭碗”,“茶经济”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开展的“顶梁柱”。(完)。